close

此篇文章的來由是因為我聽到太多家長說
"學齡前應該帶小孩到處玩 讓他開心的玩 否則以後上學了 就很可憐 壓力很大"
似乎太多家長 把讀書定位成 "壓力很大 很可憐"
殊不知 那些壓力 應該不是來自於讀書這件事
而是小孩子讀書時 旁人給了太多的壓力
每個人的一生 都不斷的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身為子女 就要懂得孝順父母
身為學生 就要認真讀書 把該學的學好
這是一件該做的事 應該讓小孩子自然而然的把求學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不是一種壓力 更不應該覺得可憐
能夠有機會可以讀書 接受教育 是多麼幸福的事
應該讓小孩子有這樣的觀念才是

為了要有一份公職的工作 拼命的苦讀自己不在行 不喜歡的書時
那才是一種痛苦 一種壓力
從小把該學的基礎奠定好
一路上 讀書都會是一種樂趣
從小培養小孩子愛看書 愛學習的習慣
求學過程 一樣可以一邊快樂的玩 一邊專心的學習
小孩子的腦袋越早啟發是越好
輕輕鬆鬆的在生活中 無時無刻的給他一些智能感官的刺激
得到學習的樂趣 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當一個學齡前的幼童 唯一的工作 就是玩而已
那就給他一些可以動動腦的玩具 讓他在玩樂的當中 也可以有些學習
而不是每天無所事事的跑來跑去
一整天都只有玩而已的生活 應該也會有一種空虛到很疲憊的感覺吧!?

我們家的綺 玲 都從兩個月大開始念書給他聽 看圖片書
一路養成他們愛閱讀的習慣
啟發他們的玩具 更是多得不得了
從兩三個月 就開始給他一些玩具拿在手上刺激他的感官
我認為 提早教育的好處 除了開發他的腦部發展以外
有較充裕的時間 慢慢教
我也從不要求成果
背唐詩 背三字經 都只有計劃表而沒有時間表
我從不會說"來!媽媽教過你了!你背三字經給媽媽聽!"
不刻意去要求孩子展現成果 才能學得開心
我會說"要不要媽媽念故事書給你聽呢?"
"我們一起唸一次 人之初 好不好阿?"
用共同參與的方式 孩子的學習才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ellow 的頭像
    yellow

    ※你認識的豆子

    yell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